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记者从工程设计视角,摘选出了九个关键词及相关报告内容,并作相应解读,供工程设计企业参考。
关键词一:新质生产力
解读: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高质量发展观,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我国制造业面临新旧动能转换,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在崛起,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未来发展趋势。这些都需要配套的建筑及基础设施支撑,如工业建筑的改造升级、产业园建设等。根据天强产业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建筑、交通、市政等细分领域营收近两年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仅工业工程设计连续三年增速为正。结合报告提出的任务来看,工业项目市场值得重点关注。
关键词二:有效投资
解读:去年末、今年初,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天津、辽宁、吉林等12省份开始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清理规范在建政府投资项目,一些项目进入了缓建、停建名单。结合报告任务来看,过去粗放式的投资开始向精细化转变,更多聚焦“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民生类等项目。工程设计企业在承接项目前,要做好充分调研分析,避免项目中途停止带来的前期投入损失。
关键词三:营商环境
解读:近年来,在增量减少、存量提质改造的市场环境下,建筑行业头部效应明显,表现出“国进民退”态势,民营设计企业生存面临巨大考验。2023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在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法治保障,以及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方面均提出了举措。而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进程、深度不一,也需要优化、重组发展结构,以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统一大市场的加快推进,将进一步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前建筑企业只能在当地接项目,未来就可以在全国接项目,公平平等进出各地市场。根据2022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未来要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意味着除了一些涉密项目,基本所有的投标项目都会向社会公开,建立公平竞争的大平台。
关键词四:对外开放
解读: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海南是唯一一个既是自贸试验区又是自贸港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是更好发挥制度创新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意味除了能带动基建投资、地产发展的属性,将会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制度创新利好建筑业。另外,习近平总书记于去年提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其中指出,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各设立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丝路基金新增资金800亿元人民币,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中方还将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
关键词五:风险防控
解读:以上论述其实在今年1月26日住建部召开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上已提过。目前已有超过200个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银行。当时部署会上还就“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出要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要以编制住房发展规划为抓手,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健全房屋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好房子。此外,中央财办在解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也表明,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要在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工程设计来说,可以关注“白名单”项目,积极争取应收账款回款;此外,要重点关注“三大工程”业务市场。
关键词六:乡村振兴
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亲自谋划推动“千万工程”,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工程设计来说,要积极关注开拓供水工程体系、“四好农村路”建设、危房改造、抗震改造、数字乡村等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业务。
关键词七:城乡融合
解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生产要素流动不畅、各自为政、相互封闭等问题仍然存在。为了更好地推动强国建设,必须统筹考虑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以牺牲农村为代价来片面强调城镇发展,而是更加注重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乡村的同步进步也愈发重要。而城乡融合的主要矛盾是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补短板是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同时县域是切入点,它既是独立的行政单元,又是城镇和乡村的自然结合体,城乡融合的重点任务也在县域。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各类要素的流动,都市圈的发展将带动轨道交通业务的建设。建好经济圈,交通要先行,着眼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今年四川、重庆两省市共同实施248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总投资共计3.25万亿元。“三大工程”、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等,都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八:区域协调发展
解读:以上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部署大部分是对国家“十四五”规划内容的再申,其中“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战略腹地是相较于沿海、沿边省份而言的,如中西部内陆的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中央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新部署,有利于推动川渝地区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建设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国务院对《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要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等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等。对工程设计来说,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要求,挖潜相应业务市场,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积极应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九:绿色低碳
解读:从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任务长期不变,主要聚焦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公园绿地建设、光伏发电、绿色建筑等方面。对建筑、水利、农林行业以及风景园林、环境工程专项设计来说,需要紧密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的主题,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如在建筑设计方面,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新型建筑形式,深化BIM应用,提高建筑产业化设计能力等。